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走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嘉兴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与突破
走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嘉兴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与突破

作者:孙伟平 惠鸣 刘悦笛

孙伟平 惠鸣 刘悦笛##惠鸣 刘悦笛

所属图书:公共文化服务的“嘉兴模式”

图书作者:惠鸣 刘悦笛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报告字数:27801字 报告页数:44页
摘要:本文指出,嘉兴市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创造了多项领先全国的成就,创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嘉兴模式”,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嘉兴人对此领域的深刻认知和自觉把握。本文首先介绍了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嘉兴市的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团体培养,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都处于全国前列。其次,文章指出了“嘉兴模式”的基本内涵,其服务方式、资源提供等都产生了亮点。接着,文章阐述了“嘉兴模式”的生成之道,嘉兴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嘉兴模式”形成的深层文化动力。最后,本文对“嘉兴模式”的未来之路做出了展望,并指明了“嘉兴模式”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的经验启示。
文章目录
  • 引言 “嘉兴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 一 五个领先: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巡礼
  •         (一)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全国领先
  •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国领先
  •         (四)群众性文化活动团体培养走在全国前列
  •         (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 二 六大亮点:“嘉兴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互动化
  •         (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均等化
  •         (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网络化
  •         (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集成化
  •         (五)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深耕化
  •         (六)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多样化
  • 三 文化自觉:“嘉兴模式”的生成之道
  •         (一)“文化自觉”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力量
  •         (二)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三)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民生发展”的重要内涵
  •         (四)“公平均等”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
  •         (五)“不断创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的基本方式
  • 四 再创新局:“嘉兴模式”的未来之路
  •         (一)打造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         (二)开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的新局面
  •         (三)建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新机制
  •         (四)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边界
  • 结语 “嘉兴模式”的若干启示
  •         启示一:地方政府的切实重视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前提。
  •         启示二: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
  •         启示三:主动开拓与不断创新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基本方式。
  •         启示四: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办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