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制度探讨
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制度探讨

作者:郭铁民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上卷)

图书作者:郭铁民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报告字数:6907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因此,必须培育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个系统,是个体系,包括许许多多方面。这其中,“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信用事业是一种崭新的力量”这已被实践所验证,事实表明,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然而,对这个至关重要、关系市场经济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有些人在认识上还有不少误差,在实践上存在许多行为不规范,给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不协调发展不无关系,现在已经到了需要花大力气构建信用制度的时候。
文章目录
  •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信用理论的启示:信用事业是一种崭新的力量
  • 二 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正在受到巨大的伤害
  • 三 中国信用制度的构建:重点在企业信用,主导是政府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