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论中央企业的治理问题
论中央企业的治理问题

作者:钱津

钱津##钱津

所属图书:直面现实

图书作者:钱津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报告字数:11623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这之后,全国各地也陆续建立了地方性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由此,国有资产管理的分级代表框架基本落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央企业的改革和管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地方企业的发展和安置工作。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总结三年来的工作时,李荣融主任指出:“三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层层到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资委成立以来,我们注重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抓紧组建机构,逐步制定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了清产核资,初步摸清了中央企业的家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突出了对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并将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挂钩。2006年我们还建立了业绩考核谈话制度。同时,加强了企业财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这些措施对中央企业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相统一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大会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从实际出发,全面地研究和深化对于中央企业改革的认识,具体地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对于中央企业治理的双层次
  • 二 中央企业不应成为上市公司
  • 三 对竞争类中央企业的治理
  • 四 对非竞争类中央企业的治理
  •         1.规定企业设立目的
  •         2.规定企业经营范围
  •         3.规定政府控股要求或独资要求
  •         4.规定企业的基本治理结构
  •         5.规定企业的信息与业绩的发布方式及范围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