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矛盾冲突及成因
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矛盾冲突及成因

作者:潘建伟 盖志毅

潘建伟 盖志毅##曲福田 孙若梅 郭忠兴

所属图书: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

图书作者:曲福田 孙若梅 郭忠兴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报告字数:7097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进行物质生产,以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宝库,以及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多条大河的发源地——中国牧区不仅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影响,牧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原沙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牧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阻碍了牧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文章目录
  • 一 主要矛盾冲突
  •         (一)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         (二)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巨大压力
  • 二 矛盾冲突成因
  •         (一)文化成因
  •         (二)经济成因
  •         (三)政治成因
  •         (四)政策成因
  • 三 结束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