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
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
报告字数:23768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汶川地震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最直接的物质设施的破坏,到正常生活规律的紊乱,再到当地民众意识形态的潜在变化等各个方面,体现了自然灾害在促进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强大破坏力。本章内容将针对我们所调查村庄的民众生计概况、当地生产状况、民众的生活状况与观念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期望以此来发掘汶川地震对灾区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潜在动力因素,并对灾区社会变迁的深层动力源泉作一探索。
文章目录
- 一 社区与家庭:民众的灾后生计概况
11232581 - 二 直接损失与潜在隐患并存:灾后生产状况
- 1.直接影响
- 2.间接影响
- 三 震荡中的社会文化变迁:震后民众生活
- 1.住房
- 2.交通与饮水
- 3.饮食结构与服装样式
- 4.节庆仪式
- 5.民族语言
- 6.社会组织
- 7.性别关系
- 四 文化震撼与社会观念革新:灾后民众意识
- 1.现代器物与心理震撼
- 2.“先进性”意识的萌发
- 3.信息流动与经济意识的觉醒
- 4.传统宗教信仰的动摇
- 5.人生态度的反思与微调
- 五 小结:急剧转型和急需关注的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