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基于三类居住区的分析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基于三类居住区的分析
报告字数:36941字
报告页数:45页
摘要:土地城市化、住房商品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量农村社区转换为城市社区。根据《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分析报告》,2009~2013年全国城市土地面积增幅为14.5%,建制镇土地面积增幅为21.7%。并且,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有16%的家庭经历过征地、拆迁。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居住空间分化越来越严重,社区外部、社区内部呈碎片化状态。空间参与关系网络的建构,嵌入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即社会资本。那么居住空间是否也会影响个体社会资本的生成与增加?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回答这一点。基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居住区类型的居民社会资本差异以及社会资本在不同群体的空间分布,同时分析居住空间、家庭社会地位、个体社会位置对社会资本获得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社会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化,过渡型社区的个体社会资本均值显著低于商品房社区和传统老城区。其中,空间因素导致过渡型社区的个体社会资本均值较低,商品房社区与传统老城区的个体社会资本均值差异可归因于家庭和个体性因素;而且,不同群体社会资本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就家庭和个体特征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来说:以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社会地位对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社会位置对社会资本具有多元性影响。教育、职业阶层和党员身份对个体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比女性具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本,个人收入与社会资本并没有显著线性关系,年龄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来源于个体性因素。
文章目录
- 一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设计
- (一)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二)研究假设
- (三)变量与数据
- 三 社会资本基本状况
- (一)变量情况
- (二)不同群体的社会资本差异
- 四 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
- (一)不同居住区的居民社会资本比较
- (二)不同群体社会资本的空间差异
- 五 居住空间、家庭地位与个体因素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 (一)居住空间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 (二)家庭社会地位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 (三)个体社会位置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小结
-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