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与照护需求分析
中国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与照护需求分析
报告字数:19102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在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背景下,失能老年人家庭亟待社会提供有效的照护服务资源支持,否则,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将演变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老年人的失能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2015年仍有4.2%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失能风险。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突出,但其经济状况较差。当前大部分的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不强,其照护服务主要由家庭提供,迫切需要社会照护服务资源的介入。对此,要科学分配卫生资源,统筹布局照护服务;完善失能老年人的宜居环境建设;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建立真正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以及谨慎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逐步分散老年人失能风险。
文章目录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失能
- (二)照护
- 二 中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的总体状况
- (一)失能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二)失能老年人的特征分析
- 三 中国城乡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
- (一)老年人的失能率随着年龄上升,高龄老年人成为失能的高发群体
- (二)女性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失能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占60.1%
- (三)东部地区的老年人失能率最低,东北地区的老年人失能率最高
- (四)受教育水平越低,老年人失能的比例越高
- (五)丧偶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着不利影响,这也反映在生活自理能力上
- 四 中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
- (一)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突出
- (二)在家居住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的主体由家庭构成,并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
- (三)绝大多数失能老年人希望在家里接受照护服务
- 五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科学分配卫生资源,统筹布局照护服务
- (二)完善失能老年人的宜居环境建设
- (三)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 (四)建立真正“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
- (五)谨慎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逐步分散老年人失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