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二节 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摘要:1941年,中国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极端艰苦、困难的时期。1939年欧洲大战爆发后,战场不断扩大,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在欧洲战场上掠夺大量财富,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的胃口,日本决定乘机夺取英、美等国在东方的殖民权益。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为了放手南进,急谋稳定中国战局,对侵华政策作了调整,对国民政府继续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将主要兵力用以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实行“清乡”。国民党顽固派也看到日军将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方面,对正面战场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攻势,因而继续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其军队不断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剿和经济封锁,甚至配合日伪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冀豫、冀鲁豫、豫皖苏、豫鄂边根据地均处于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三方夹击之中,处境愈加困难。
文章目录
- 一 太行、太岳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 二 冀鲁豫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 三 豫皖苏军民的反“扫荡”、反顽斗争
- 四 豫鄂边军民的反“扫荡”、反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