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类型特征及发生情境
我国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类型特征及发生情境

作者:王孟君 尹可丽 杨杨

王孟君 尹可丽 杨杨##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所属图书:社区心理学研究(第五卷)

图书作者: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报告字数:17365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同伴是傣族青少年文化社会化的重要承担者,但是以往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本研究结合文献梳理,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初步考察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的类型特征及发生情境。分析结果表明:傣族青少年同伴之间传递的文化社会化信息,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包括民族习俗、民族艺术、民族标志物、民族语言文字历法、民族人格、民族历史、民族价值观七类,其发生情境主要包括临近节日、民族意识激发、好奇探索和文化差异讨论四种,其中民族意识激发、好奇探索分别与临近节日情境之间存在相互伴随发生的现象。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文化社会化理论结构假设,探索傣族文化认同的发生背景提供了实践性依据。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概述
  •         (一)文化社会化的概念与包含要素
  •         (二)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 开放式问卷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研究材料
  •         (三)施测程序
  • 三 结果分析
  •         (一)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的信息类型及内容
  •         (二)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信息在性别、年龄上的比较
  •         (三)傣族青少年同伴文化社会化的发生情境
  • 四 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