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1980~2010)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1980~2010)

作者:宋健 范文婷

所属图书: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

图书作者:巫锡炜 宋健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报告字数:10212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人口再生产是由出生和死亡决定的人口不断更替的过程。在一个数量不断增长(或减少)的人口群体中,妇女生育率已经降到(或上升至)更替水平甚至更低(或者更高),但在相当时期内,人口仍保持原有的增长(或减少)趋势,这就是人口再生产惯性。本章揭示了与中国人口继续保持惯性增长的表面现象所不一致的内在发展趋势,即无论是全国层 面,还是省级层面,人口再生产均已呈现并在过去的10年间保持了萎缩的模式。与越来越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结合, 这意味着中国人口在耗尽过去几十年间积累的人口增长惯性之后,将步入人口衰减的轨道。届时,即使提升生育水平或生育水平恢复到更替水平以上,近几十年来所累积的人口减少惯性也将发挥作用,使人口继续缩减下去,而很难出现人口零增长的理想状况。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指标、数据与方法
  •         (一)人口再生产衡量指标
  •         (二)数据与方法
  • 三 结果分析
  •         (一)全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呈现萎缩型且10年间平均世代间隔进一步延长
  •         (二)区域人口再生产模式无一例外均呈现萎缩型且10年间区域差异缩小
  •         (三)“晚育少生”已成为区域共性且个别地区出现“极晚育极少生”现象
  • 四 结论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