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发展报告
四川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发展报告

作者:郑长德 蓝红星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

图书作者:姚慧琴 任宗哲 徐璋勇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报告字数:18166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经济直接损失为7717.70亿元,公共服务直接经济损失为236亿元,生态方面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也影响严重。本报告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灾情分析之后,整理了震后国家及四川省出台的有关综合、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住房、产业扶持、就业保障八个方面的政策环境,明确了灾后重建的“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以及“六有”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从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精神家园重建、对口支援五方面分析了四川现在的恢复情况。最后,结合本次四川受灾后重建的宝贵经验与各方面优势,提出下一阶段恢复建设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背景
  •         1.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分析
  •         2.四川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环境
  •         3.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 二 四川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的情况
  •         1.家园重建
  •         2.基础设施重建
  •         3.产业重建
  •         4.精神家园重建
  •         5.对口支援重建
  • 三 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经验总结
  •         1.中国的制度优势
  •         2.将灾后恢复重建纳入法制化轨道
  •         3.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         4.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有力支持
  •         5.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         6.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         7.有效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         8.切实做好建材供应保障
  •         9.将灾后重建工作当成培养考核干部的重要基地
  •         10.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 四 下一阶段四川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
  •         1.从“恢复性重建”过渡到“发展性重建”
  •         2.下一阶段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