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走出“边缘”地位的乡镇人大——基于对2014年中山市镇级人大监督工作的现实考察
走出“边缘”地位的乡镇人大——基于对2014年中山市镇级人大监督工作的现实考察

作者:

##

所属图书:中国地方法治实践(2005~2016)

图书作者: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报告字数:1276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理应在中国的民主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受制于制度和现实层面的各种因素,乡镇人大功能不彰,其角色定位和实际功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对近年尤其是2014年中山市镇级人大监督工作的现实考察,认为其结合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法律框架内实现了有限突破。其对基层人大监督的定位、对人大与党委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把握,反映了广东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精神,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理念和路向。但从长远来看,乡镇人大的地位和功能,应当根据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整体框架,进行更科学的厘定。
文章目录
  • 一 乡镇人大的现实图景:角色与功能之间的鸿沟
  •         (一)重要角色的定位
  •         (二)法律制度的缺失
  •         (三)现实条件的掣肘
  • 二 中山市镇级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法律框架内的突破
  •         (一)填补乡镇人大监督制度空白,强化闭会期间的监督
  •         (二)结合各种监督形式的优势,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
  •         (三)完善代表联系制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 三 中山市镇级人大监督工作的经验:直面现实的“折中”
  •         (一)突出基层人大监督的特点,作出准确定位
  •         (二)理顺基层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把握监督尺度
  •         (三)立足基层人大的实际,“借力打力”
  • 四 乡镇人大展望:回归宪法和法律框架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