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质性方法论
质性方法论
报告字数:34347字
报告页数:40页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质性方法论,其是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质性方法的综述概括。本文分析了质性方法的知识生产模式及主要类型,包括主体叙事模式、田野参与模式、影像分析模式、文本诠释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质性研究方法具有强调多范式综合,坚持本土化和在地性,关注情境意义,强调参与和行动,关照主体经验等特征。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质性方法的知识生产模式及主要类型
- 第二节 主体叙事模式
- 一 焦点小组
- 二 深度访谈
- 三 口述历史
- 第三节 田野参与模式
- 一 参与观察法
- 二 民族志
- 三 行动研究
- 第四节 影像分析模式
- 第五节 文本诠释模式
- 一 德尔菲法
- 二 扎根理论
- 三 话语分析
- 第六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 一 开放与融合,强调多范式综合
- 二 坚持本土化和在地性,关注情境意义
- 三 强调参与和行动,关照主体经验
- 四 倡导价值和建构,强化解释与理解
- 五 注重记叙与过程分析,不提倡“预先假设”
- 六 关注特殊与个案话语,追求深度而非普遍意义
- 第七节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
- 一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两种不同起源
- 二 “大数据”不是“小数据”的延伸
- 三 一个趋势:从人工为主到机器为主
- 四 大数据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