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质性本体论
质性本体论
报告字数:18192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质性本体论,其中的“本体”,指的是质性研究的对象范畴,即人类社会。本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讨论了社会本体的属性和特征。同时,本文也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特征,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社会结构的流变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当前转型中国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纵向视角:社会发展变迁
- 一 马克思主义视角: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
- 二 科学技术视角: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 三 现代化视角: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 第二节 横向视角:民族、宗教、文化
- 一 民族
- 二 宗教
- 三 文化
- 四 区域
- 第三节 螺旋式发展特征
- 一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指标运动
- 二 从“社会”的缺失到重建:20世纪末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
- 第四节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与特征
- 一 发展的进程
- 二 当前中国社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