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改革金融体制,发展金融事业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间,随着我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东莞市金融体制逐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断完善了金融体系,拓展了金融业务,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了金融宏观调控,东莞金融成为东莞经济的强大后盾。至1993年底,全市货币存、贷款余额达179.22亿元和133.80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69.5倍和67.2倍;外币存、贷款从1978年开始发展,至1993年底,金额分别达2.63亿美元和2.79亿美元,有效支持了经济发展。15年,东莞由一个农业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199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276.5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00.7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占9.84%)。财政收入9.27亿元,创汇总额12.61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4.7倍、25.57倍、13.03倍和31.03倍。
文章目录
- 改革旧体制,初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金融体系
- 金融体系经过改革,业务得到不断开展,资金实力增强,效益提高,有力支持了经济建设
- 1.专业行(社)的业务范围和区域界限得以突破,促进了存贷款业务交叉大发展。
- 2.改革结算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3.开拓发展金融市场,加强资金横向融通。
- 4.发展保险业务,引进竞争机制。
-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稳定金融,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 加强外汇外债调控管理,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