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清代川藏南路沿线粮台的设置与管理
清代川藏南路沿线粮台的设置与管理

作者:杨江林

杨江林##周伟洲

所属图书:西北民族论丛(第二十辑)

图书作者:周伟洲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报告字数:14644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清代初期,川藏南路沿线粮台设置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这与清王朝在藏区的用兵、驻军以及塘汛的设置有密切关系,也与清王朝对康藏地位的认识息息相关。乾隆十三年(1748),粮台由临时机构向常设机构转变,为塘汛、驻军、差使以及过境官兵提供粮草保障,并承担监管土司、维护地方安全的职责;随着台务工作深入,粮台管理更加制度化、具体化。粮台的设立为川藏南路沿线塘站、驻军和往来差使、商旅提供了物质基础,维护了康藏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推动了沿线市镇发展,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文章目录
  • 一 粮台设置过程
  •         (一)粮台的设立
  •         (二)粮台的裁撤
  •         (三)复设塘汛和粮台
  • 二 粮务委员
  • 三 粮台的管理
  •         (一)粮台的职能
  •         (二)台务的管理
  •         (三)台库的支放
  •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