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经验:清末川边经营政策影响析论
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经验:清末川边经营政策影响析论
报告字数:12604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本文将清末川边治理置于世界史视阈进行考察,认为清廷治理川边是在内地与边疆“一体化”政策的大背景下展开,并经历了丁宝桢阻止外人经川边进藏游历、鹿传霖收瞻对等川边经营计划受挫、中央派驻藏大臣凤全移驻察木多居中策应川藏失败、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对川边进行直接治理等重大变化。其中“新政”建设是一个重大转折点,设置川滇边务大臣是一个里程碑,为民国时期的西康建省奠定了基础。检讨清末川边经营,我们提炼出以下国家治理经验: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经营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及时做出调整,把握边疆经营时机;中央应有力支持地方大员对边疆地区的经营,协同经营西藏与川边地区,重视云南在川边经营中的作用;尊重边疆地区文化宗教多样性;充分肯定清廷艰难维持多民族国家统一理念及其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努力。
文章目录
- 一 清末川边经营政策的变化
- 二 清末川边经营成效及其影响
- (一)经营川边震慑西藏,维护了多民族国家领土的完整
- (二)川边政区设制向准省级区划过渡
- (三)清廷与西藏地方因经营川边形成隔阂
- 三 清末川边经营提供的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