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现状分析
摘要:健康档案系统记录居民的疾病信息和健康状况,不仅是推进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平台,也是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依据。为社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明确要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和均等化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建档工作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当前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档状况,探讨建档状况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状况分析
- (一)健康档案社区覆盖比例不高,流动人口建档率更低
- (二)健康档案在流动人口中的知晓率低,影响建档进程的推进
- (三)流动人口“死档”问题较为突出,健康档案难以发挥作用
- (四)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建档率较低,新生代略低于上一代
- 二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状况的成因分析
- (一)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强,造成健康信息搜集困难
- (二)健康档案的信息化滞后,难以在流动人口中发挥实效
- (三)流动人口从建档中得到的实惠不多,积极性不高
- (四)健康档案建档的工作量较大,基层工作负担沉重
- 三 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比例的政策建议
- (一)增强流动人口建档意识,激励他们参与个人健康管理
- (二)推进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
- (三)实现建档进程逐步有序,确立流动人口建档重点人群,避免“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