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作为方法的理论事件: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历史性相遇
作为方法的理论事件: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历史性相遇

作者:冯露

##冯露

所属图书:实证与批判:哥伦比亚学派与法...

图书作者:冯露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报告字数:28202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20世纪30年代末,哥伦比亚学派的拉扎斯菲尔德与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在广播音乐研究项目上发生过一场方法论之争。这场论争被后人称为当代大众文化或媒介文化研究的第一次方法论冲突,由此标示出批判学派与实证学派的分野,因而成为当代文化研究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事件”。这种聚焦冲突的视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者们对这一理论事件的全面审读。阿多诺在这场论争中与拉扎斯菲尔德有没有那么尖锐的冲突?他到底对实证方法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所反对的是实证方法还是实证主义?而除了反对,阿多诺对实证方法仅仅是决然的拒斥与否定吗?同样,对拉扎斯菲尔德来说,除了被定义为实证主义者,他对批判怀有一种潜在的敬意,还是完全的摒弃?他的实证主张到底是怎样的?这些主张又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的?截至目前,对两人的论争,仍然停留于传播研究方法论冲突的意义阐释范围。而对于实证与批判的描述是否夸大了二者的对立,或者由于学科建制的需要就武断地划分实证与批判的对立而人为夸大了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把这两个社会学家刻画成水火不容、截然相反的对立面,显然与历史原貌是相背离的。要描述这场思想论辩,首先要对这一理论事件做一回顾,了解论辩双方的主要论点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本章通过对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原著和文章的研读,并参考两者的多部传记,试图勾画出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在这场论证中更加清晰的“理论图景”,为进一步发掘二者关系提供事实依据。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概貌
  •         一 哥伦比亚学派概说
  •         二 法兰克福学派概说
  • 第二节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性交汇
  •         一 最初的相遇:权威与家庭研究项目
  •         二 艰难的开端:广播音乐研究项目
  •         三 差异的接合:权威人格研究项目
  •         四 影响的交汇:两种方法论的交互
  • 第三节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项目合作的基础
  •         一 流亡学者的民族渊源
  •         二 左翼立场的相通倾向
  •         三 社会批判的共同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