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研究方法论论争的历史影响
文化研究方法论论争的历史影响
报告字数:30288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历史由事件构成,如若回避或遗忘事件,历史只能成为形而上学的抽象演绎的历史。实证与批判之争建立在鲜活的历史事件之上,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理论反思问题,还是一个参与、体验与反思历史的过程。离开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无法理解提出这一问题的真实的历史语境,无法理解作为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实证与批判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极易将问题重新导入形而上学的命题体系中,从而丧失此一题域所蕴含的历史与现实的事件性、切身性。正是基于这两位学者所代表的辩论双方的学术交锋,才确立了作为文化研究方法的实证与批判互融的走向。当科学主义或哈贝马斯所称的“客观主义”成为一种新的压抑力量时,这场数十年前的论争值得重新审视并从中汲取新的思想养分。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人为分立
- 一 传播学史的叙事:两个学派对立冲突的渲染
- 二 经验模式的固化: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定型
- 三 批判向度的激进:批判理论研究方法的偏激
- 第二节 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视界融汇
- 一 影响的历史真相:两个学派交流互动的影响
- 二 多学科视域的融合: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拓展
- 三 事实性经验的注重:批判理论研究方法的调整
- 第三节 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 一 实证学派方法的承袭与运用
- 二 批判学派理论的轻略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