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实证与批判: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方法论论争》研究结论
《实证与批判: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方法论论争》研究结论

作者:冯露

##冯露

所属图书:实证与批判:哥伦比亚学派与法...

图书作者:冯露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报告字数:2242字 报告页数:4页
摘要:一个历史事件成为理论事件必须破除表面的偶然性并寻找内在的生成依据。表面看来,实证与批判之争是两个意志坚强、个性突出的高智力学者的个人冲突,但通过研究发现,将批判理论有意识地运用于经验研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需要。最初的权威与家庭研究项目是把批判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经验的、可证实的问题上的第一次尝试。此时,法兰克福学派的经验性研究尚处于原始阶段。霍克海默指出,这是“各学科的代表之间的持续合作,以及理论构建与经验方法之间的融会贯通”,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哲学、科学学科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尝试。之后的广播音乐项目虽然失败,但《权威人格》的成功显示出批判理论与定量方法并非像音乐计划显示的那样不可调和。可以说,在美国逗留的十年间,阿多诺所从事项目的研究方法恰恰得益于在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中拒斥并习得的社会学方法。这种方法涉及态度测量模式,即在评定人们偏见的性质和程度时,对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要素逐一进行测量。不同的是,广播音乐研究测量的是“文化”,而权威人格测量的是“态度”。对于前者,阿多诺固守大众文化批判立场,并予以抵制;对于后者,阿多诺则将实证与经验的方法作为理论的现实依据和结论佐证。《权威人格》最突出的结论是宣传对形成社会舆论、对权力主义者制造社会偏见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仍然是借助经验方法得出的批判性结论,反映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政治、心理与社会变革之关系的一贯关注及对法西斯主义的深刻反思;而广播音乐项目致力于获取广播对于听众效果的经验资料,研究受众用以设计和推销产品,是一种为迎合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市场研究。因此,诸如斯坦顿—拉扎斯菲尔德节目分析仪和焦点小组访谈等的创造和完善是广播研究项目在方法论实践上的宝贵遗产,前者是一种资料收集仪器,用于记录并测度广播传播效果;后者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开放式提问,以便得出有关待研究的媒体信息的高度自主的资料。拉扎斯菲尔德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他最初聘请阿多诺来的目的。他原本认为如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能够按照批判理论的方法制定一种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工序,那么,将极大地助力于问题的研究,从而切实地提高研究功效。所以,他与阿多诺合作之初的想法是,建立一座通向批判的学术思想的多元桥梁。批判在这里既是前提,又是目的。对经验研究者来讲,批判的学术思想有助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新概念。将批判理论与实证研究融合,可以作为寻求新问题、创造新概念的源泉。对批判理论家来讲,实证主义知识反映了现存的社会主张,可以用来验证批判的理论效力,避免理论的空洞。从结果上看,建造方法论桥梁的尝试在广播音乐调研中虽未获成功,却播撒了沟通的种子。实际上,1946年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或新成立的拉扎斯菲尔德的应用社会研究所联合起来的具体建议,但出于社会研究所的独立性和保持欧洲面貌的一贯原则,霍克海默礼貌地拒绝了这一建议。1949年,社会研究所迁回德国,并带回了在美国习得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955年,以皮洛克名义发起的群体互动研究是研究所返德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其目的是把美国实证研究方法介绍给德国公众。这时阿多诺已经处在一个新的位置:提倡运用经验技术来减少德国传统中对任何有实证意味的东西的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