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论唐哀帝庙号册废始末
论唐哀帝庙号册废始末

作者:胥一

所属图书: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一辑)

图书作者:何星亮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报告字数:11187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旧唐书·哀帝本纪》称“少帝行事,不合称宗”,以此来解释哀帝没有庙号的原因。经笔者考察,唐代以前历代末帝均没有庙号,且“无帝不尊庙号”的现象正是从唐代开始的,体现了君主权力和地位的提升。考察后梁和后唐的相关讨论发现,哀帝的庙号经历了一个反复讨论最终低调奏去的过程,并非一句“少帝行事,不合称宗”就可以解释。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反映了五代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君主对中国传统正统统序的追求和军士哗变拥立皇帝的时局特点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引发的血统和礼法的混乱。最终,后唐明宗因为朝中和时人舆论的强烈反弹,不得不放弃追尊哀帝庙号。整个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文化的认同与融合,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儒家礼法和正统统序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随意扭曲附会。
文章目录
  • 一 庙号的追尊
  • 二 后唐庄宗时期七庙的建立
  • 三 后唐明宗时期哀帝庙号的册废与应州四亲庙
  •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