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城镇到乡村:民国时期江南公共卫生的扩张
从城镇到乡村:民国时期江南公共卫生的扩张

作者:李玉尚

李玉尚##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所属图书:社会史研究(第8辑)

图书作者: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报告字数:27062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民国时期是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江南处于开风气之先的地位。1930年代初期是江南公共卫生机构的扩张时期,卫生机构集中分布在南京和上海周边地区以及其他城市周边地区,显示出公共卫生由城市向乡镇和农村扩张的迹象。烈性传染病的触动和西医的推广可能是这一扩张的重要动力。在1945~1949年的浙北地区(嘉兴、吴兴、硖石镇),除了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外,在医疗机构与设施、环境卫生与食品卫生上,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城乡差异。1950年代的公共卫生扩张是1945~1949年的延续,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伟大的成就之一。
文章目录
  • 一 1912~1937年公共卫生扩张的动力
  •         (一)烈性传染病(天花、鼠疫、霍乱)对于卫生机构建立的触动
  •         (二)中西医论争及对医者和民众的不同影响
  • 二 1912~1937年卫生机构的扩张与公共卫生
  • 三 城乡之别:1945~1949年浙北地区的公共卫生
  •         (一)嘉兴
  •         (二)吴兴
  •         (三)硖石镇
  •         (四)小结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