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以民族走廊的研究成果论中国西北边缘社会的文化边界
以民族走廊的研究成果论中国西北边缘社会的文化边界
报告字数:25735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基于对中国西北地区“边缘社会”(marginal society)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于阐述“民族走廊”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该研究依据2009年至今实地调查中所积累的资料。首先,本文概括了中国的主要民族走廊理论,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和相互间的关联,同时阐释了它们的发端、演变和当前格局的形成。其次,论述了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对本学科整体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关注其理论价值。再次,对在中国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西北走廊”进行解析——西方学术界通常称“西北走廊”为“甘肃走廊”(Gansu Corridor)。在重构该区族际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青海循化撒拉人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试图把理论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最后,探讨民族走廊及“联通性”(connectivity)的特点,将之作为新的研究单位,以解读边缘社会的族际关系和文化交往的动态。
文章目录
- 一 民族走廊理论的兴起及中国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趋势
- 二 民族走廊历史和地理特点综述
- (一)中原-边疆两极化视角下的民族走廊
- (二)西北走廊的人口迁移及中国甘青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三 甘肃青海特有民族群体
- 四 撒拉族案例研讨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