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集体的“生产”:侗寨集体活动的结构化过程
集体的“生产”:侗寨集体活动的结构化过程
报告字数:72832字
报告页数:102页
摘要:本文以岑吾寨自2012年初开始的历时近一年的集体活动——起古楼、修球场展开。文中先后详细介绍了修建活动中的争执与矛盾,以此展现寨众之集体观、平权观,基于各类原则聚合的人群之运行规则。其中人们的争吵、讲闲话、讲礼性、爱面子的“细碎”文化,通过具体的日常实践展现出来。最后指出基于实践的观察和理解,可以把握侗人文化的复杂性。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决定与准备:多重关系促生的岑吾寨古楼、球场修建
- 缘起:村委动议和寨众的反应
- 初始:地基和横生的球场提议
- 第一步:双重标准选出的负责人
- 阶段性讨论一
- 第二步:确定古楼形制和古楼师傅
- 第二节 建造过程:实践在个体与集体之间
- 第三步:地基争夺战
- 第四步:木料捐献和砍伐
- 有关“钱”的争执与负责人遭到的猜疑
- 第五步:古楼师傅进驻与接待
- 外出打工引发的年龄群体间关系的张力
70535973 - 第六步:平整地基和定向
- 第七步:竖古楼的前期准备——搭架子
- 第八步:竖古楼——集体的事就是个人的事
- 竖古楼之后的争执:被众人责难的负责人
- 第九步:球场工程队来了
- 第十步:农忙前的古楼工程大动员
- 第十一步:制作芦笙以及由此而生的打架事件
- 砍芦笙竹打架事件的分析
- 吴启智其人:来自自我和他者的评述
- 第十二步:贺楼前的讨论——请客、准备、人员安排
- 芦笙教学和球场管理:老人和年轻人的对峙
- 中秋节芦笙周游中的南江三寨关系
- 第十三步:从“向政府讨球架”到“自己买球架”
- 第十四步:高效的青年在行动——购买最后的装饰和设备
- 第三节 贺楼及后续:侗寨中的自我治理与政府治理
- 贺楼当日
- 贺楼后续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