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系经典看大乘佛教“真理”的中国化
从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系经典看大乘佛教“真理”的中国化

作者:赵文 ZhaoWen

赵文 ZhaoWen##陶飞亚 程恭让

所属图书:宗教与历史(第十二辑)

图书作者:陶飞亚 程恭让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报告字数:18787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在梵本《大品般若经》中,“法性”(dharmatā)常与“真如”(tathatā)、“法界”(dharmadhātu)、“实际”(bhūtakoṭi)等概念并列使用,代表大乘的核心概念“空性”(śūnyatā)。这些概念在《小品般若经》中虽在不同语境中独立出现,却最终共同构成了大乘佛教的“真理”。可是,在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及罗什本人的论述里,这些概念被视作“实相”的“异名”。这是与鸠摩罗什意图建构的实相论相关的,并且深刻影响了后世汉传佛教本体论的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般若经》中的“真理”:法性、真如、法界、实际和法身
  •         (一)《小品般若经》中的法性
  •         (二)《小品般若经》中的真如
  •         (三)《小品般若经》中的法界
  •         (四)《小品般若经》中的实际
  • 二 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经论中的“实相”
  •         (一)鸠摩罗什之修学背景与著述
  •         (二)罗什翻译及著述中实相之定义
  • 三 “实相”概念与汉传佛教本体论的建构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