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高僧大德对老庄的佛学解读
高僧大德对老庄的佛学解读

作者:韩焕忠 HanHuanzhong

韩焕忠 HanHuanzhong##陶飞亚 程恭让

所属图书:宗教与历史(第十二辑)

图书作者:陶飞亚 程恭让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报告字数:22625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高僧大德们运用佛教的名词、概念、范畴、义理乃至思维方式对《老子》和《庄子》进行诠释和注疏,由此形成了对《老子》和《庄子》的佛教化解读。有些高僧大德在注疏《老子》和《庄子》时就将“道”诠释成了佛性,这在蒙山德异、吹万广真和华岩圣可等人对“道”的注释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有些高僧大德注疏《老子》与《庄子》,多有引据般若之义者,马一浮的《庄子笺》即为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些禅师将《老子》和《庄子》中的话语或故事当作禅宗的公案进行参究,有对《老子》和《庄子》进行禅学化解读的意味,在这方面云溪俍亭的《漆园指通》最具有代表性。有些高僧大德运用华严宗范畴和义理诠释《老子》和《庄子》,元僧蒙山德异所著的《直注道德经》与晚清杨文会所著《道德经发隐》堪称典型。高僧大德们通过注疏《老子》和《庄子》实现了儒道佛三教之间的融会贯通,使佛教在佛道竞争中占据了思想优势。
文章目录
  • 一 佛性论的解读
  • 二 般若学的解读
  • 三 禅学化的解读
  • 四 华严化的解读
  • 五 儒道佛的会通
  • 余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