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魏晋时期对于成佛主体的探讨
魏晋时期对于成佛主体的探讨

作者:韩国茹 HanGuoru

韩国茹 HanGuoru##陶飞亚 程恭让

所属图书:宗教与历史(第十二辑)

图书作者:陶飞亚 程恭让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报告字数:16843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伊始,即展开了其中国化的历程。中国佛教对于佛性(如来藏)思想的容受并不始自晋宋之际《涅槃经》的译传,相反,晋宋之际之所以发生般若空至佛性有之转变,《涅槃经》之所以能够在晋宋之际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使佛性(如来藏)思想在其后成为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东亚佛教最具特色的理念之一,都与魏晋时期对于成佛主体之探讨密切相关。本文详细梳理了鸠摩罗什来华以前中国学界、僧界对于成佛主体的研究,认为魏晋时期中国佛教界对于成佛主体之实体性、主体性、实践性之肯认,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佛教对于佛性(如来藏)思想的接受方式。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前般若时期的成佛主体说
  •         (一)早期经论以及史书中的佛陀观
  •         (二)《牟子理惑论》以及史书中的神观念
  • 三 六家七宗时期的成佛主体说
  •         (一)六家七宗中的成佛主体说
  •         (二)居士团体中的成佛主体说——以郗超《奉法要》为例
  • 四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