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性别与农户收入: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性别与农户收入: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报告字数:35307字
报告页数:45页
摘要:本文重点考察了人民公社时期女性的劳动对农户家庭经济的贡献,首先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女性如何通过参与劳动来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并发现女性的行为逻辑体现出经济理性、传统文化以及制度的多重影响;接下来重点讨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选用的固定效益模型、数据获得和数据处理;随后展开论述了女性在收入、劳动、消费等方面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最后发现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反映了一种文化和制度的双重影响。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相关说明
- (一)女性劳动变迁
- (二)男人的面子与女人的顾家
- 三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
- (二)研究方法
- 四 估计结果
- (一)女性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
- (二)女性对粮食收入的贡献
- (三)女性对现金收入的贡献
- (四)女性对投肥工收入的贡献
- (五)女性对应扣工收入(负收入)的贡献
- (六)女性对家庭消费的贡献
- 五 女性贡献的影响因素
- (一)工分制促使女性参加劳动却限制工分收入
- (二)家庭和年龄结构的影响
- (三)传统文化影响
- 六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