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清代乡地职役人员问题考辨
清代乡地职役人员问题考辨
报告字数:18499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对清代的乡地人员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清代乡地人员的设置可大致分为“基层”与“地方”二级,村庄等基层乡地人员的应充有轮充、推选、选派等途径,而地方一级乡役则需经过地方推举、官府传验、批准、本人情愿等流程,此外还存在一些非常规和不合法的应充形式。州县对乡地人员的管理制度有担保制度、点卯制度、请假制度、退役制度、惩处制度几种,保证了制度的规范性。乡地人员与官府的关系具有双重性质,他们既是官府系统的末梢,同时又往往被官府视为较普通民人还要卑贱的奴仆。而在乡村社会之中,乡地人员的角色和地位则与当地具体的社会结构有关。
文章目录
- 一 乡地人员的设置
- (一)基层乡地人员的设置
- (二)“地方”乡地人员的设置
- 二 乡地人员的应充
- 三 州县对乡地人员的管理
- 四 乡地人员与官府的关系
- 五 乡地人员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