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教育扶贫的国强公益基金会模式:以其资助的两所慈善学校为例
教育扶贫的国强公益基金会模式:以其资助的两所慈善学校为例

作者:王铀度 汤鹏 苏泽涵 李正邦 刘璇

所属图书:理解民生:社会政策调查报告选...

图书作者:陈永杰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报告字数:15643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教育扶贫能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彻底拔掉穷根,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然而,在实践中存在扶贫人均投入较少、脱贫效果有限等问题。随着中国教育扶贫的发展,慈善基金会逐渐成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教育扶贫力量。本文对国强公益基金会资助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和国华纪念中学的教育扶贫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教育扶贫存在的各类问题,但这种模式仍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本文对此也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二 文献综述
  •         (一)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演变
  •         (二)教育扶贫的理论基础
  •         (三)教育扶贫模式
  • 三 学校情况介绍
  • 四 国强公益基金会模式的优势
  •         (一)教育扶贫理念和方式创新,创新驱动力强
  •         (二)教育扶贫的精准度高,扶贫资金充裕且使用效率高
  • 五 国强公益基金会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国华和碧职院存在的问题
  •         (二)国强公益基金会内部存在的问题
  • 六 对策与建议
  •         (一)组建专业化的基金会队伍
  •         (二)拓宽基金来源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         (三)加强对奖助学金后续使用情况的监管
  •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