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乡社会”的历史转型与地方差异
中国“城乡社会”的历史转型与地方差异
报告字数:11793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在中国,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有城有乡的,因此,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一个“城乡社会”,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城乡社会”的体系。从这种视角看问题,就会注意到中国城乡关系的一体化内含两个机制:普适性的一体化机制和本土性的粘连性机制。前者如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后者如土地公有制及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单一制的央地关系及市管县体制、身份制度和家庭制度。城乡社会的历史转型核心内涵就是这两个一体化机制的转型,城乡社会的地方差异主要出自区域性一体化的辩证后果,在一体化网络的不同位置上呈现不同的城乡关系特征。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是一个“城乡社会”的体系
- 二 城乡中国时代的“城乡社会”
- 三 “城乡社会”的地方差异
- 四 结语:“城乡社会”概念对于城乡关系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