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回溯与批判:个体化理论的思想谱系
回溯与批判:个体化理论的思想谱系

作者:杨君

##杨君

所属图书:个体化的社会想象:乌尔里希·...

图书作者:杨君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报告字数:20833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在当代社会,关于如何认识和理解个体化这一概念处于持续的争论、批判甚至重构之中。在社会持续的变迁中,个体化不可避免地与自由、自主、社会、集体、国家等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因此形成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个体与集体等社会学范畴的问题,再次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不同学科关于个体化的讨论构成了理解个体化理论逻辑的主要脉络。从词源学来看,个体化的核心是个体的个性形成、发展和不断彰显的过程,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做出规划的能力体现。政治哲学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论证了个体的存在基础与价值信念,通过大写的人为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的个体确立了合法的自主性。社会学视角通过对社会结构如何约束个体行为的阐释深化了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讨论。在当代个体化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前者过于弱化个体的自主性,而后者夸大了个体的自主行动和决策能力。本书认为应该引入全球化角度和社会—个人关系互构角度,通过社会形塑个体,让个体在不断建构和创造主体间性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文章目录
  • 一 词源学考察:个体、个性及个体化的阐释
  • 二 政治哲学视角:启蒙理性与大写之人的意义
  •         (一)存在是理性主体的知识基础
  •         (二)客体是如何被认知的
  •         (三)抽象人的权利观
  •         (四)人性的构成:“大我与小我”
  •         (五)“小我的战斗”:来自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 三 社会学视角: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
  •         (一)劳动分工中个体的崛起
  •         (二)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         (三)权力对人的塑造
  • 四 当代个体化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的对话
  •         (一)自反性的个体:个体化理论的新取向
  •         (二)社会机构对个体的影响
  • 五 贝克个体化理论的原点
  •         (一)从工业社会到自反性现代化理论
  •         (二)超越结构—行动理论与新自由主义
  •         (三)贝克个体化理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