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旅游视域下的符号升华——以恩施土司城为例
乡村旅游视域下的符号升华——以恩施土司城为例

作者:高旸

高旸##王伟杰 刘宸 赵尔文达(苗)

所属图书: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王伟杰 刘宸 赵尔文达(苗)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报告字数:8809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地域性文化资源既是所属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进行民族文化识别和区分的显性要素。文化资源在市场机制运作下,以文化资本的形态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地处恩施州的土司城是土家族土司文化的再造物,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成为当前恩施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体量较大、资质较好的文化资源之一。本报告以恩施土司城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视角切入,思考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过程中,恩施土司城这一文化景观的文化识别和符号升华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恩施土司城的景观符号功能转化与再塑
  •         (一)外部社会制度变迁与政治性符号意义丧失
  •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性符号意义强化
  •         (三)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性符号意义提升
  • 二 恩施土司城符号功能识别的量化分析
  •         (一)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
  •         (二)受访者对土司城符号感知情况分析
  • 三 旅游经济视域下恩施土司城符号塑造的思考
  •         (一)突出土家族地域文化元素,增强土司城文化识别
  •         (二)引导产品项目的差异化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基点
  •         (三)充分利用移动传播技术,降低信息传播障碍
  • 四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