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信用合作,植入内生金融种子
信用合作,植入内生金融种子
报告字数:17410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2011年以后,砂糖橘染上黄龙病,农民收入 “一落千丈” ,面对经济发展的重重困难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龙塘村利用自身发展机遇条件,打破纯农业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梏桎,相关人员从外出考察学习到商议规章制度,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最终龙塘村致力于打造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社,取名为“信用合作部”。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龙塘村信用合作部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县其他5个乡镇全面推广。在农民之间推广“资金互助、信用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解决农村生产发展的资金难题,满足农村金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龙塘村信用合作部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改革背景:巧借现实机遇,化解发展难题
- (一)发展阻力大,困难重重
- (二)现实机遇好,基础优越
- 二 改革试验:妙用他山之石,探索合作之路
- (一)试验先行,学习“他山之石”
- (二)信用为基,搭建规章制度
- 三 改革落地:紧抓好人办社,推进规范经营
- (一)迅速挂牌经营,正式开办业务
- (二)面临社会质疑,初遇发展难题
- (三)逐步规范运营,加强风险防范
- 四 改革发展:严守信用底线,督促复制推广
- (一)前期起步低,可借鉴
- (二)中期发展好,可复制
- (三)后期经验足,易推广
- 五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的延伸讨论与思考
- (一)联合自强:信用合作部的发展成效
- (二)内生外促:信用合作部的发展逻辑
- (三)高瞻远瞩:信用合作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