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土地整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整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作者:董帅兵

所属图书: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

图书作者:任路 李博阳 方帅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报告字数:14798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叶屋村的土地整合既是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村庄发展的现实要求,叶屋村的土地分散零碎,部分土地抛荒,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凋敝形成强烈反差,村民渴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收入,进而改变村庄的落后状态。叶屋村的土地整合大致经历了土地清丈、土地分包、以换促合三个阶段。同时,叶屋村通过土地调整,在保障农民基本承包权利的基础上,解决了土地分散、丢荒等问题,促进了村庄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了村庄的团结和谐,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品位。最后,本文对“叶屋模式”的价值和局限进行了分析。
文章目录
  • 一 整合背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压力
  •         (一)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
  •         (二)土地经营遭遇的现实困境
  • 二 土地清丈:以质量双清奠定土地整合基础
  •         (一)充分讨论,转变农民土地观念
  •         (二)分类统计,顺利摸清土地质量
  •         (三)重新规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 三 土地分包:以公平为重保障土地承包权利
  •         (一)规则先行,制定土地分包方案
  •         (二)注重公平,明晰土地分配原则
  •         (三)提高效率,发挥理事带头作用
  • 四 以换促合:以灵活互换提升土地经营效益
  •         (一)制定土地置换方案
  •         (二)明晰土地置换原则
  •         (三)确保土地规模经营
  • 五 机制创新:土地整合何以成功推进
  •         (一)自治落地,确保事有人管
  •         (二)步步为营,实现理事有方
  •         (三)规模适度,多重成效激励
  • 六 总结反思:“叶屋模式”的价值与局限
  •         (一)“条件-形式”分析框架下的“叶屋模式”
  •         (二)“叶屋模式”的适用性
  •         (三)完善叶屋村土地制度的建议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