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结论
农村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结论
报告字数:10590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表明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下好集体产权改革“先手棋”,盘活农村改革全局,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改革勇气和改革智慧。天长市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城乡融合发展不足的“短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的“瓶颈”以及农村社会治理不活的“弱项”。这些突出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的弊端亟待破除。对此,素有改革传统的天长市,立足实际,创新求变,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作用与协调配置功能,将产权改革融入政府支农体制改革、农村经营制度创新和农村基层治理变革过程中来,使农村改革“一改百活”,促进了“三农”发展的现代化。以改革的先行优势和独特的区位条件为前提,天长市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担当意识和用活市场机制,在稳定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以放活经营权为基本方式,以激活要素为根本途径,以农民参与为内生动力,以拓展股份权能为主攻方向,以乡村振兴为主要目标,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结合起来,并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相适应,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探索了新时代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实现形式和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我们称为“天长突破”的这条农村改革道路具有根本性、系统性与前瞻性,不仅突破了当前农村改革的体制机制弊端,更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一改革范本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天长突破的内涵
- (一)天长突破是围绕农民权利发展的系统性改革
- (二)天长突破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创新
- (三)天长突破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 (四)天长突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
- 二 天长突破的成效
- (一)培育了经营主体,创新了农业服务
- (二)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
- (三)壮大了集体经济,提升了乡村治理
- (四)健全了支农体制,改善了政府服务
- 三 天长突破的价值
- (一)探索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 (二)建立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 (三)创新了基层治理改革的方式方法
- 四 天长突破的进一步思考
- (一)经营风险防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农民资产权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村民自治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 (四)改革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