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7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2017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报告字数:8286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经过“十一五”阶段起步发展、“十二五”阶段战略性结构调整期,北京都市农业正处于“十三五”的战略关键期。本文对北京都市农业2017年发展概况做出全面总结,分析其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总结表明:数量方面,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总体缩减;产业结构方面,转型升级背景下北京产业内部结构继续进行调整,提质增效;功能方面,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农业生活功能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空间组织形式方面,农业园区成为主要空间组织形式,且类型多样化;空间布局方面,从圈层布局到区域特色化布局,形成部分产业集群;区域协作方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有序开展。北京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京津冀农业协作缺少统筹协调、缺少区域总体规划指导、都市农业与“三农”问题未统筹考虑、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应主动融入京津冀农业合作、跨界资源整合,进行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探索从“都市农业”向“首都农业”转变,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条件的文化内涵,打造区域品牌文化。
文章目录
- 一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 (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质增效
- (二)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农业生活功能增强
- (三)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 (四)空间组织形式:农业园区为都市农业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类型呈现多样化
- (五)空间布局:从圈层布局到区域特色化布局,形成部分产业集群
- (六)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有序开展
- 二 存在的问题
- (一)京津冀农业发展缺少统筹
- (二)都市农业缺少区域性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空间发展混乱
- (三)北京都市农业发展与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未进行统筹
- (四)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品牌打造不足
- 三 对策建议
- (一)主动融入京津冀农业合作
- (二)跨界资源整合,进行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 (三)北京积极承担责任,探索如何从“都市农业”向“首都农业”转变
- (四)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条件的文化内涵,打造区域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