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传统生态自然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生态自然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丁文广 高雪莲

所属图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18)

图书作者:丁文广 勾晓华 李育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报告字数:13726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关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出现了一系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等问题,本报告通过研究梳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教义中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传统生态自然观以及居住在祁连山沿线的哈萨克族、裕固族、东乡族的传统生态自然观,从中借鉴得出,在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该①将当地居民转换为“生态民”,参与环境保护;②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传承民族传统生态自然观;③坚持节俭节约作风,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④重新认识草原围栏建设,适度恢复传统的游牧制度。
文章目录
  • 一 祁连山地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人文社会概况
  • 二 中国古代的传统生态自然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         (一)中国古代传统生态自然观
  •         (二)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借鉴
  • 三 祁连山沿线民族传统生态自然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         (一)哈萨克族
  •         (二)裕固族
  •         (三)东乡族
  • 四 结论与建议
  •         (一)充分将当地居民转换为“生态民”,参与环境保护
  •         (二)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传承民族传统生态自然观
  •         (三)坚持节俭节约作风,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
  •         (四)重新认识草原围栏建设,适度恢复传统的游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