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报告字数:20028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庄严的承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根本保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实施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加快破解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瓶颈制约,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如今,全国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战全面展开,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现阶段,我国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实现扶贫工作的重大突破。准确识别边缘人口群体,确定边缘人口的致贫(返贫)因素,解决边缘人口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结合各省份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相关的指标体系,对各地区边缘人口群体进行识别。在本书中,我们选取贵州省C县B镇W村作为考察对象,来考察自然资源匮乏和交通条件落后地区边缘人口的生计模式、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文章目录
- 导言
- 一 案例村基本情况
- (一)贵州省扶贫政策概况
- (二)C县基本情况
- (三)B镇基本情况
- (四)W村基本情况
- 二 案例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一)W村脱贫攻坚部署情况
- (二)W村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 三 边缘人口的生计模式
- (一)家庭基本情况
- (二)财产构成情况
- (三)就业及生产经营状况
- (四)家庭收入来源情况
- (五)农户的家庭消费状况
- (六)对帮扶政策的需求及态度
- 四 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
- (一)交通条件落后
- (二)水资源匮乏
- (三)耕地稀缺且贫瘠
- (四)缺乏青壮年劳动力
- (五)孩子未来的教育支出
- (六)因病因残
- (七)因灾
- 五 结论与思考
- (一)主要结论
- (二)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