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贵州省城市流浪人群的生存状态及其治理研究
贵州省城市流浪人群的生存状态及其治理研究
报告字数:22371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毕节市“11·16”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城市流浪人群特别是流浪儿童生存及救助状态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我国对城市流浪人群的救助管理体系早已建立,但各地还是会出现城市流浪人群受到各种伤害甚至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案例。这就说明,我国的救助管理体系是存在问题的。因此,系统研究城市流浪人群的治理难点并思考优化对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贵州城市流浪人群的特征及生存状态
- 1.1 城市流浪人群的界定
- 1.2 城市流浪人群的结构特征
- 1.3 城市流浪人群的类型及其生存状态
- 二 贵州治理城市流浪人群的做法及主要经验
- 2.1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
- 2.2 加快设施建设,健全管理网络
- 2.3 落实包保责任,强化源头预防
- 2.4 搭建管理平台,提高救助水平
- 2.5 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救助形式
- 三 贵州城市流浪人群的治理难点及原因分析
- 3.1 救助制度亟待完善
- 3.2 救助方式救多扶少
- 3.3 救助人才专攻不足
- 3.4 救助平台建设滞后
- 3.5 智障人群救助困难
- 3.6 流浪源头不易消除
- 四 贵州城市流浪人群治理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与救助制度相关的配套机制
- 4.2 建立救助制度与福利制度的衔接机制
- 4.3 提高救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 4.4 完善救助管理的平台建设
- 4.5 完善智障流浪者的救助机制
- 4.6 建立流浪源头预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