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立足生态康养,推进脱贫攻坚: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
立足生态康养,推进脱贫攻坚: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
报告字数:15764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党的十九报告提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在2020年之前,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坚持大扶贫格局,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6年6月,贵州省提出要以大生态、大扶贫、大健康等发展战略,将全省建成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大生态、大扶贫、大健康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如何以大生态实现大脱贫?如何将大扶贫这条主线,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实现生态扶贫融合共赢发展?本文提出,贵州要立足于天气凉爽空气清新、山地景观神奇瑰丽、生物资源丰富独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山在城中村在山中、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优美等比较优势,以康养产业为龙头,以生态品牌定价机制创新为抓手,以“三带二托一”为脱贫载体,着力构建“三生一养”生命共同体,打造生态康养强辐射贵州,到2020年全面脱贫,基本建成小康生态文明实验区。
文章目录
- 一 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之间的协同共赢关系
- 1.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之间存在交集和大量公约数
- 2.脱贫奔小康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是个有机统一整体
- 3.脱贫奔小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重要考核目标
- 4.生态扶贫与脱贫,是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有效手段
- 5.康养产业是贵州生态文明脱贫攻坚共赢发展的支点
- 二 贵州生态建设与扶贫脱贫的成就与经验
- 1.“十二五”期间贵州扶贫脱贫工作成绩显著
- 2.“十三五”贵州进入扶贫脱贫攻坚新阶段
- 3.以“五大”理念推进扶贫方式的创新
- 4.将生态扶贫战略列入国家实验区建设工程
- 5.森林康养产业进入绿色生态扶贫领域
- 三 贵州生态扶贫问题与脱贫攻坚挑战
- 1.缺乏释放气候红利的强势脱贫龙头康养产业
- 2.尚未形成主次明晰、有序高效脱贫产业体系
- 3.异地搬迁扶贫工程的生态脱贫效果有待改进
- 4 防辍保学扶志教育没到位,自主脱贫志向不高
- 5.部分项目违背生态建设要求而成为祸害工程
- 6.缺乏科学定价机制,生态产品红利价值被低估
- 四 贵州生态文明脱贫发展思路与策略创新
- 1.构建贵州生态康养品牌产业,打造国家生态康养产业基地
- 2.优先做强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托举第一产业,构建绿色生态脱贫产业体系
- 3.开发与打造强势生态绿色产品品牌,释放生态红利
- 4.以引导底价系统建设为支点,推进生态产品市场价值最大化
- 5.转变扶贫工作方式,优化扶贫资金使用方向,以安排就业为重点
- 6.要充分重视扶志先于扶智,搞好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励志教育扶贫
- 7.适当压缩搬迁扶贫资金比例和额度,提高扶贫资金的投入产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