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个体意愿、家庭行动与群体影响
个体意愿、家庭行动与群体影响
报告字数:6897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对于中国农民研究的基本单位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20世纪中国乡村研究分别以农民个人、农户或家庭、村庄、集市(镇)、区域社会为研究单位考察乡村社会和农民的行为与动机。孙立平(2000)曾经提出:“对研究单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对所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家庭为细胞的乡土社会中,农民所体现出来的行动,并不是单个农民的意愿,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各个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达成的。当然村庄中的一些特有的聚集也成了农民行动的催化剂。本章将就农民行动逻辑产生途径以及实施的单位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目录
- 一 模糊的个体行为、具体的家庭行为
- 二 家庭生计行动达成的可能途径
- 1.赞同
- 2.顺从
- 3.折中
- 4.冲突
- 三 村头效应——农民行动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