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自媒体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自媒体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作者:方云

方云##季中扬 杨旺生 徐博

所属图书: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

图书作者:季中扬 杨旺生 徐博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报告字数:11919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建构,更为自主、灵活的记录与传播方式已日益被民众接受且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也可以在自媒体环境中更为行之有效地进行多维度传播,这不仅有利于非遗保护,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本文试以中国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为例,对其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特质与表现做一分析探寻,并以此为借鉴,助力于其他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播、保护以及合理应用。
文章目录
  • 一 自媒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全新思路
  •         (一)自媒体定义及传播特点
  •         (二)“认同理论”与“强弱连接理论”
  •         (三)中国自媒体发展情况
  • 二 自媒体环境中的二十四节气传播路径与表现举隅
  •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
  •         (二)自媒体中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内容
  • 三 更好地利用自媒体,做好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         (一)占领移动社交阵地,人人可做非遗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
  •         (二)发挥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与团体的力量,提高自媒体平台文化影响力
  •         (三)打造好互动平台,设计数字交互App,提高娱乐性与关注度
  •         (四)既要加强对自媒体传播核心文化的保护,又要通过文化重塑,增强创新动力,大力开发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经济
  •         (五)利用自媒体传播,积极推动中国非遗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 四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