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军人政权走向混合政体:1988年以来的缅甸政治转型研究
从军人政权走向混合政体:1988年以来的缅甸政治转型研究

作者:李晨阳 孔鹏

李晨阳 孔鹏##卢光盛

所属图书:云大地区研究 2020年第1期(总...

图书作者:卢光盛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报告字数:28437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缅甸是二战后军人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累计超过了半个世纪。1988年以来,缅甸开始了新一轮政治转型,2011年军队向民选政府交权,2015年大选后缅甸实现了政党轮替。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政治文化和政党成熟度等条件看,缅甸的政治转型存在先天不足。然而,在民族国家构建任务没有完成的背景下,缅甸依然平稳地实现了政体转换和政党轮替,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其政治转型在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研究发现,缅甸军队1988年9月再度掌权后,就在积极探索威权政体的转型路径。通过量身打造2008年宪法和开展竞争性选举,缅甸军队初步将军人统治的绝对权威转变为宪政权威,并成功将反对派民盟吸纳到转型进程之中。缅甸自上而下的转型方式和政治精英间的良性互动,保证了政治转型过程的总体平稳,提高了转型合法性和国内外认可度。今后,民族国家构建、军队角色转变、领袖精英互动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将对缅甸政治转型的巩固构成持续挑战,兼具民主与威权特征的混合型政体将在缅甸存在较长一段时间。
文章目录
  • 导言
  • 一 国内外缅甸政治转型研究回顾
  •         (一)转型动因研究中的变量困境
  •         (二)政治发展解释中的话语困境
  • 二 缅甸政治转型的历程
  •         (一)镇压民盟、组织选举、拒绝交权:失败的第一次转型尝试(1988—1992)
  •         (三)不断变革、扩大参与、引入竞争:方兴未艾的第二次转型(2010年至今)
  • 三 缅甸政治转型的路径、动力及条件
  •         (一)转型的路径:军政府主动选择有条件推动
  •         (二)转型的动力:军人政权“合法性焦虑”驱动
  •         (三)转型的条件:精英良性互动形成正向回馈循环机制
  • 四 缅甸政治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         (一)民族国家构建的任务尚未完成
  •         (二)军队难在短期内完成身份与角色的转换
  •         (三)以克里斯玛型领袖人物为基础的精英互动持续性存疑
  •         (四)稳定转型所需的经济社会基础依然薄弱
  • 余论 走向混合政体的缅甸政治转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