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宁夏生态移民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宁夏生态移民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报告字数:12792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实施大规模移民工程,帮助宁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自1983年至今,宁夏先后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扬黄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三大工程,它们都兼具扶贫开发和生态恢复的功能,从广泛意义上说,都属于生态移民的范畴。生态移民一方面帮助大部分移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实现致富增收;另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移民迁出区的人口压力,收回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建设,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宁夏实现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
 - 一 自然条件
 - 二 交通/水源/生活能源
 - 三 社区服务设施
 -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经济状况
 - 一 收支盈余
 - 二 收入状况
 - 三 支出状况
 -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社会地位
 - 一 户籍身份
 - 二 教育水平
 - 三 政治面貌
 - 四 搬迁安置情况
 - 五 职业身份
 - 第四节 生态移民村的贫困状况及脱贫计划
 - 第五节 生态移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部分移民区水土资源紧张
 - 二 老年移民贫困问题严重
 - 三 后续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 四 部分被调查村的扶贫对象识别还存在不足
 - 第六节 总结和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