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云南禄劝县农村危房科学识别与精准改造模式
云南禄劝县农村危房科学识别与精准改造模式

作者:杨子生 王建颖

杨子生 王建颖##杨子生 王建颖

所属图书:中国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典型模式

图书作者:杨子生 王建颖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报告字数:7896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山高、谷深、坡陡、弯急、路险是禄劝县地势、地貌的真实写照,全县山区占总面积的98.4%。县内海拔最高点为乌蒙山主峰马鬃岭,海拔4247米,最低点为普渡河与金沙江交汇处的小河口,海拔746米,相对高差3501米。特殊的高山峡谷区地理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使禄劝县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189个村(居)委会中,贫困村达11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3个。全县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户为26083户,贫困人口为91586人,贫困发生率(这里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占2014年农业户籍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达22.21%。在禄劝县脱贫攻坚战中,以住房安全短板最为突出,其危房数量多、改造难度大、实施成本高、群众接受修缮加固的意愿低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和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和突出瓶颈。为此,2017年初以来,禄劝县委、县政府积极作为,审时度势,迎难而上,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扶贫政策,结合县情、村情、民情,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来抓,创新性地全面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4801户(占全县2017年农户总数的47.16%),闯出一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农村危房改造之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农村危房科学识别与精准改造模式。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做法
  •         一 “五层级”识别法,安居保障精准不漏一户
  •         二 “四类型”改造方式,因房分类施策重实效
  •         三 “三统筹”保障,合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         四 “两强化”质量措施,确保达到安全稳固标准
  • 第三节 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成效
  •         一 农村危房识别与改造情况
  •         二 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的扶贫效果
  • 第四节 农村危房改造模式的特色与亮点
  •         一 科学识别与精准认定
  •         二 分类施策,避免大拆大建
  •         三 重在三个统筹,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成本
  •         四 不增加贫困户的经济负担,同时还给予农户创收机会
  • 第五节 农村危房改造模式的成功经验
  •         一 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是危房改造工程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         二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县之力重点推进,是危房改造工程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 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政策培训,是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 第六节 农村危房改造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         一 值得其他县份学习和借鉴之处
  •         二 对更高层面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