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
报告字数:18504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通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金融业具有较强的实力。金融业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近3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固然重要,但是金融业均衡发展的程度更值得关注。我国“民族八省区”大多处于边疆内陆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例如金融基础设施匮乏,金融资产单一,金融服务意识淡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发展与完善。作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民族地区金融业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金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金融业是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升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章首先介绍关于金融发展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其次从民族八省区的宏观角度概述民族地区金融业的整体状况,再次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民族地区如何发展金融业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金融概念及金融发展理论
- 一 金融概念
- 二 金融发展理论
- 三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潮流
- 四 引入制度因素的金融发展理论
- 五 Pagano模型
- 第二节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概况
- 一 内蒙古地区金融发展现状
- 二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实证分析
- 一 区位熵分析
- 二 金融相关比例分析
-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四节 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路径
- 一 加快民族地区银行业的组建
- 二 推动民族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
- 三 提高保险业务的渗透率和普及率
- 四 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