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湖南“宝庆竹刻”发展报告(2020)
湖南“宝庆竹刻”发展报告(2020)
报告字数:16345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宝庆竹刻在明末清初衍生出竹簧技艺,并形成自己的特色,20世纪70年代,宝庆竹刻发展至顶峰,20世纪90年代是宝庆竹刻生存最困难的时期,宝庆竹刻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的时刻。2006年,宝庆竹刻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宝庆竹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及推动作用。2018年5月,宝庆竹刻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要想真正实现宝庆竹刻的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宝庆竹刻亟待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宝庆竹刻的基本特征
- (一)宝庆竹刻的自然环境
- (二)宝庆竹刻的历史源流、人文背景
- (三)宝庆竹刻的工具、材料、流程以及核心技艺
- 二 宝庆竹刻的传承、发展与振兴情况
- (一)当代宝庆竹刻的传承发展(2006~2017年)
- (二)宝庆竹刻的传承现状(2018~2019年)
- (三)传承人身份认同与行业认同
- (四)宝庆竹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五)宝庆竹刻的社会经济影响
- 三 宝庆竹刻的发展困境及原因
- (一)复杂特殊的工艺流程,造成宝庆竹刻成本较高
- (二)宝庆竹刻市场狭小,传承人群难以为继
- (三)宝庆竹刻还未产业化
- (四)宝庆竹刻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五)传承群体断层
- 四 宝庆竹刻振兴的相关建议
- (一)完善保护机制,建设宝庆竹刻行业组织
- (二)建立以宝庆竹刻为主的传统工艺特色小镇
- (三)开拓宝庆竹刻传统工艺学科建设
- (四)制定宝庆竹刻传统工艺人才梯队培养工程
- (五)加强宝庆竹刻传统工艺研修研习培训
- (六)培育湖湘特色竹刻工艺品牌
- (七)拓宽宝庆竹刻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
- (八)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 (九)成立“宝庆竹刻研发中心”,研发传统工艺新产品
- (十)注重宝庆竹刻生态环境的保护
- (十一)加强宝庆竹刻传统工艺社会普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