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于文化社区模式的古村镇遗产保护——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
基于文化社区模式的古村镇遗产保护——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

作者:张柔然 孙蒙杰

张柔然 孙蒙杰##周永明 王晓葵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所属图书:遗产(第三辑)

图书作者:周永明 王晓葵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报告字数:14689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本文介绍随着“全域旅游”的提出和推进,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人们的出行选择日益多样化,底蕴丰富的传统古村镇异军突起。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遗产开发导致的问题逐渐凸显,对古村镇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行为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现有的文化社区仍处在一个较为松散的状态,社区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这既需要喜洲镇政府积极发挥社区管理者的统筹和带动作用,主动打破政府与其他主体的距离感,加强与遗产传承人、手工业经商者的合作,带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合理商业化;也需要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从自身角度为政府管理提供意见,推动政府对于文化社区管理的规范和改进。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设计
  •         (一)喜洲古镇文化遗产与非遗情况
  •         (二)深度访谈
  •         (三)批评话语分析
  • 三 研究结果
  •         (一)喜洲古镇文化社区构成主体
  •         (二)喜洲文化社区的特征表现
  • 结论